“俺村的变化可大咧!以前住的是土房,现在是清一色的砖房;过去是土路,现在是柏油路,环境慢慢的变好”“村里建起了小广场,添置了健身器材,我们没事就去锻炼,身体好了精神也跟着好了”……9月21日,笔者来到河南省鹤壁市鹤山区西马驹河村,纳凉的老人和忙碌的村民对村里的变化如数家珍,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。这一切的变化,离不开“兵支书”王长平。
近年来,鹤壁市把退伍军人作为乡村振兴重要人力资源,实施“头雁回归”工程,全面摸排在外优秀退伍军人底数,通过上门拜访、电话联系等方式,动员在外优秀退伍军人回乡发展,带领村民创业致富。
2021年,在外事业有成的退伍军人王长平响应“头雁回归”号召,回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。西马驹河村位于采煤沉陷区,地质结构特殊,存在发生地质灾害的风险。村庄要整体搬迁,部分村民心中有顾虑。王长平和村“两委”成员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,耐心讲解有关政策,消除大家的思想顾虑,引导村民从“不想搬”转变为“主动搬”。他还积极与大规模的公司对接,推动走开“合作社+有突出贡献的公司”合作共赢的模式,想方设法增加村民的收入。
5年来,王长平以“退役不褪色”的责任担当,带领村民发展特色养殖产业,打造食品深加工产业链,跑出乡村振兴“加速度”。如今,300余套崭新的民居整齐排列,党群服务中心、老年活动站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,该村由两年前的老旧村落,成为乡村振兴示范村。
扶上马,送一程。着眼发挥“兵支书”头雁作用,该市定期举办培训班,采取“理论授课+现场教学+分组研讨”的方式,邀请相关专家围绕全方面推进乡村振兴、农村振兴产业政策和新型商业模式作专题辅导,提高“兵支书”带领群众振兴乡村产业、建设美丽乡村的能力。他们还组织“兵支书”到淇滨区书苑社区退伍军人服务站、钜桥镇岗坡村和浚县白寺村参观见学,学习兄弟单位经验做法,增强带领村民增收致富的信心。
退役军人徐光响应号召,回到淇县大石岩村任党支部书记。他带领村民开发“荒野旅游”“红色洞穴探险”等4条特色旅游线余座,实现“红色教育+乡村旅游”双轮驱动,年接待游客5万余人。他还盘活山地资源,发展花椒、核桃、中药材、山小米等特色种植,以生态产业助推绿色增收,并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拓宽销售经营渠道,将荒山变宝山、山区变景区、穷路变富路,让一个地处太行深山、交通不便的贫困村焕发出勃勃生机,形成“山上有椒、田中有粮、四季有客”的产业格局。
退役军人侯玉普担任淇县北大李庄村党支部书记后,面对“环境差、增收难”的困境,通过党建引领重塑组织凝聚力,以党建“绣花针”穿起基层治理“千条线”,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。他从改善基础设施、解决农田灌溉等群众关切的问题入手,多措并举提高村民收入。在侯玉普带领下,北大李庄村从以前的“一盘散沙”变成现在的“一呼百应”。如今,该村油桃、南瓜等农产品远销省内外,村集体经济年收入20余万元。该村一名老人说:“玉普干事实在,把俺村变富变美了。”